查看原文
其他

"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电网这样布局!

国际能源网团队 国际能源网 2022-07-27

编辑 | 国际能源网


能源电力关系国计民生,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不仅立足2021年的工作,而且擘画了五年的远景目标。那么,在国家电网供区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电力领域将有哪些重要工作部署?

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电网建设投资










2021年,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对电网建设提出要求,加大相关投资。



山东省提出抓好沂蒙、文登、潍坊、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山西省提出要加快推动垣曲、浑源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启动实施山西—浙江800千伏、山西—河北南网500千伏等外送电项目。


福建省加快“两新一重”建设,深入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漳州核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安徽省提出要建设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


湖北省加快建设陕北—湖北、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推进新一轮城乡电网改造升级、随州电厂、鄂西页岩气勘探开发等项目。


湖南省续建永州电厂及雅江特高压(湖南段)等重大能源建设工程。


江西省建成华能瑞金电厂二期、雅中至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等项目,开工大唐新余电厂二期、南昌—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奉新抽水蓄能电站、樟树至萍乡成品油管道工程,加快丰城电厂三期扩建等项目进度。


河南省以更大力度调整产业、能源投入结构。在能源等9大领域接续实施8000个左右的重大项目,力争年度完成投资2万亿元,实施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原大型煤炭储备基地等能源项目。


辽宁省将加快辽河储气库群建设,开工建设徐大堡核电二期,做好能源输送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吉林省打造“两横两纵双环”电网,完善500千伏电网结构,启动吉林“陆上三峡”工程,推动“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建设。构建“两横三纵一中心”油气网。


内蒙古自治区高标准建设鄂尔多斯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加快特高压外送通道和智能电网建设。


甘肃省启动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2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力争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谋划实施河西第二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750千伏、330千伏等骨干电网项目。科学合理配建充电桩,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青海省重启玛尔挡水电站建设,改扩建拉西瓦、李家峡水电站,启动黄河梯级电站大型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继续扩大海南、海西可再生能源基地规模,推进青豫直流二期落地,加快第二条青电外送通道前期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加大能源、电力等重大项目推进力度,着力完善各等级电压网架,加快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建设,推进阜康120万千瓦、哈密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推动中石油塔里木油田60万吨乙烯项目等重点续建项目加快建设,促进恒大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等新建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重庆市提速实施渝西天然气输气管网工程,扩大“陕煤入渝”规模,提升“北煤入渝”运输通道能力,争取新增三峡电入渝配额,推动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推进“疆电入渝”,加快栗子湾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14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


四川省将抓好中国“气大庆”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基地等能源项目。推进“引大济岷”、长征渠引水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五横六纵”生态水网。加快建设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特高压、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


西藏自治区计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能源产业投资完成235亿元,力争建成和在建电力装机1300万千瓦以上。推进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千万千瓦级水光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快统一电网规划建设,推进藏中电网500千伏回路、金沙江上游电力外送、川藏铁路建设电力保障、青藏联网二回路电网工程,实现电力外送超过20亿千瓦时,全力加快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加大电网投资、建设也是很多地方“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发力点。


山东省制定实施中远海风电发展规划,支持烟台建设北方风电母港。宁夏回族自治区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实施“十大工程项目”,构建综合交通、现代水网、能源支撑和信息网络体系,持续提升投资质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要实现疆电外送电量1800亿千瓦时,全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8240万千瓦,建成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当下的热点话题,2021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对此格外关注,也有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实现双碳目标进行了路径分解。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辽宁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等地都提出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能源及产业结构、完善“双控”制度。


此外,北京市提出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


天津市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和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绿色技术研发应用。积极对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河北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进碳汇交易,加快无煤区建设,实施重点行业低碳化改造。


山西省提出把开展碳达峰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牵引举措,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抓好煤炭消费减量等量替代。力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到120亿立方米。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储能、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开展能源互联网建设试点。探索用能权、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江苏省将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加强节能改造管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上海市提出启动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设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浙江省计划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和“零碳”体系试点。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0.8%,煤电装机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腾出用能空间180万吨标煤。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福建省创新碳交易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碳汇金融。开发绿色能源,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厦门、南平等地率先达峰,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深化“电动福建”建设。


安徽省统筹推进节能减排减碳。严控高耗能产业规模和项目数量。推进“外电入皖”,全年受进区外电260亿千瓦时以上。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完成电能替代60亿千瓦时。推进绿色储能基地建设。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160公里,天然气消费量扩大到65亿立方米。扩大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00万千瓦以上。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完成造林140万亩。


湖北省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


湖南省支持探索零碳示范创建。全面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制度,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终端设施建设。


河南省探索用能预算管理和区域能评,建立健全用能权、碳排放权等初始分配和市场化交易机制。推动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加快转型,谋划推进外电入豫第三通道,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新兴能源产业。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推广使用环保节能装备和产品。


辽宁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支持氢能规模化应用和装备发展。建设碳交易市场,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吉林省加快“煤改气”“煤改电”“煤改生物质”,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支持白城建设碳中和示范园区。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挖掘企业节能减排潜力,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发展壮大环保产业。支持乾安等县市建设清洁能源经济示范区。


黑龙江省落实碳达峰要求,因地制宜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项目,优化风电、光伏发电布局。


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和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开展用能权、森林草原碳汇交易试点。


陕西省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广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节能家电、高效照明等产品。


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最大化。


甘肃省将鼓励甘南开发碳汇项目,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健全完善全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


四川省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发展节能环保、风光水电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实施产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实施节水行动。推动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和重点节能工程。


重庆市提出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鼓励低碳出行,完善排污权交易等制度体系。


碳中和是一场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很多地方“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


北京市提出要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生产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碳排放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北京示范。


河北省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规划,支持有条件市县率先达峰。


江苏省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推动能源革命,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


浙江省将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实施碳达峰行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全民自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4%,煤电装机占比下降到42%。


安徽省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为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赢得主动。实施“能源供给保障”工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湖南省落实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河南省深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5个百分点左右。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实施电力“网源储”优化、煤炭稳产增储、油气保障能力提升、新能源提质工程,增强多元外引能力,优化省内能源结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辽宁省提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国家要求。


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严守“三线一单”,推行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单位GDP用水量、煤炭消耗、电力消耗均下降15%。


青海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甘肃省将用好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推进能源革命,加快绿色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足新疆能源实际,积极谋划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护,持续开展大气、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重庆市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建设一批零碳示范园区,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西藏自治区将加快绿色清洁能源、生态资源价值转换,创建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构建稳定可靠综合能源体系。到2025年,建成和在建水电总装机1500万千瓦以上。



能源安全









能源是应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能源安全是大安全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此一“疫”后,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将聚焦能源安全推出有力举措。



2021年,北京市提出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加强水、电、油、气、粮食等战略资源应急储备和调度。天津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冲击能力,完善油气、电力产供储销体系。江苏省将加强煤、电、油、气和防疫减灾物资等储备供给,确保应急物流安全、高效、畅通。辽宁省提出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自给率,巩固能源安全。


“十四五”期间,更多地方政府将目光聚焦于能源安全。


河北省加强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安全。


山东提出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安全。


浙江省要加强能源安全保障,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改革,提高油气储备能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和煤炭清洁利用。


福建计划实施能源安全战略,提升能源储备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


安徽省维护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保障粮食、能源、金融、生态安全。


陕西省切实提升能源等领域风险预防处置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将围绕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能源电力体制改革








能源电力体制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21年,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电力市场建设、电价形成机制等方面推出比较具体的举措。



浙江省、湖北省、吉林省都提出要支持民营经济进入电力、油气等能源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电力改革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提出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


此外,西省提出健全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体系,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机制。


浙江省将优化电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机制。加快建设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合作共建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


辽宁省提出要加快售电侧改革。


甘肃省将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继续做好第二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改革工作。


青海省优化建设电力交易中心。


四川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放宽电力市场交易准入,积极推进油气体制改革。



乡村振兴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农村电网改造、再电气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2021年的重点工作,此外也有不少地方提出要推动家电、新能源汽车下乡,提振消费市场。



北京市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山西省提出要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浙江省将要加快实现城乡交通、供水、电网、燃气同规同网,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湖北省加快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河南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实施“气化乡村”工程,新增农村天然气用户200万户,优化提升农村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电网提档升级,完成5000个配电台区升级改造,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5000千米。


辽宁省将抓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吉林省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提高供电可靠率,逐步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消费电气化、配置智慧化。


黑龙江省加大农村电网补短板力度,推进“气化龙江”工程,加大市县覆盖率。


甘肃省统筹实施路、水、电、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500个。有序开展农村燃气建设工作。新建和改造一批地表水截引、机电井、调蓄水池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供水水源稳定性和保障能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


四川省全面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


西藏自治区加大乡村规划建设,打通水电路讯网入户“最后一公里”,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节能采暖。


此外,四川省、江西省、吉林省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促进家电家具以旧换新、更新换代,释放大额消费潜能。



降本节能











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无论是税费政策调整,还是开展节能降耗,或者是企业的绿色化升级,都能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2021年,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此项工作。



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天津市推行企业“零要件办电”、居民“零跑动办电”。陕西省落实国家降低输配电价和工商业电价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着力降低企业负担,发挥纾困基金、担保贴息作用,加强煤电油气等要素保障,帮助市场主体解难脱困,全年减免电费8亿元左右,降低实体经济成本100亿元以上。西藏自治区全面落实降低电价政策,逐步实现全区居民用电同网同价。


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提出开展企业绿色升级、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比如,北京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


天津市推动冶金、轻纺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河北省加快城市钢厂退城搬迁,深入推进钢铁、电力等行业全面超低排放改造。


山西省提出要全面完成钢铁联合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启动实施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设区市和县(市)建成区及城乡结合部、8个重点城市平原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山东省提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系统治理和联防联控,全面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和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开展重点行业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综合整治。推动清洁取暖建设向非通道城市延伸,加大力度持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


湖南省发展环境治理和绿色制造产业,推进钢铁、建材、电镀、石化、造纸等重点行业绿色转型。


江西省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奏响绿色发展更强音。


内蒙古自治区新建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必须达到国家先进标准,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限期达到国家能耗先进标准。逐步压减高耗能行业用电负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严格执行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


重庆市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



供电服务









2021年,不少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也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振新型消费方面作出部署。


不少省份都提出要加快布局充电桩、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其中,山西省将加快布局一批市政交通和管网、城市停车场、充电桩、配送投递等设施。


山东省提出要分类制定扶持政策,促进汽车、家电消费升级。


上海市提出要在老旧小区、医院周边新建4000个公共停车泊位,新增1万个公共充电桩,完成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建成100个“美丽街区”。


福建省推进家电、电子产品等更新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安徽省推动汽车、家电等实物消费升级,扩大信息消费规模。建成充电桩1.5万个。


湖南省推进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促进汽车和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推动港口码头岸电全覆盖。


江西省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河南省完善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家电更新等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设施建设。


辽宁省鼓励新型家电、新能源汽车消费。


吉林省完善水电路气信和养老托育、停车充电、便民市场等配套设施。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保持较高投资强度。


黑龙江省扩大汽车消费,促进家电更新消费。


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城市品质化。启动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完善充电桩等公共设施。


内蒙古自治区系统布局充电桩、加氢站等新型基础设施。


甘肃省加快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促进机动车、家电、电子产品消费更新换代。


青海省促进汽车消费升级,加快充电桩等设施建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发展夜间经济。实施“煤改电”工程。完成南疆煤改电(一期)工程剩余28.7万户改造任务,将“煤改电”“煤改气”结合起来,着力改善各族群众生活条件,降低生活成本。支持兵团加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西藏自治区扩大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广绿色建筑建材和绿色建造。进一步完善边境地区道路交通体系,加快推进主电网覆盖。


黑龙江省大力削减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散煤使用,加大淘汰地级市建成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力度。


“十四五”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深入实施煤改电等惠民工程,着力构建交通运输、现代水利、电力、信息化“四大支撑体系”,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西藏自治区推进青藏铁路电气化改造。围绕川藏铁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超前规划论证昌都、林芝城镇和产业布局。



产业转型升级









不少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围绕能源革命,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



北京市将大力推动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聚。


天津市发展壮大信息安全、动力电池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恒大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


山西省在产业升级转型方面有非常具体的部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围绕纯电动、氢燃料、甲醇、燃气等方向,构建“零部件-系统总成-整车”产业链,加快新能源汽车规模化量产,支持太原、晋中、长治、运城等地集群发展。先进轨道交通产业重点发展电力机车。光伏产业加快提升新型高效电池核心技术水平。煤机智能制造产业依托太原、阳泉、临汾,强化与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提升智能成套装备市场占有率。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新型建材。推动先进能源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建设10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个,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标杆项目,培育200户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动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加快建龙千亿级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临汾千亿级钢材铸造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现代煤化工走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化和环境友好型路子。加快智慧能源等领域技术突破。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类柴油货车,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等新增和更新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


山东省支持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江苏省聚焦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智能电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链,加快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力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


浙江省计划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广应用新智造模式,建设一批“未来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福建省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增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重点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推进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安徽省提出要扩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先发优势。发展分布式能源,推广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发电和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培育先进核能等未来产业。


江西省开工建设利峰电瓷特高压绝缘子、赣锋锂业新型锂电池等项目,支持鹰潭打造万亿有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实施新一轮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建成巴斯巴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项目。


河南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钢铁、铝加工、煤化工、水泥、煤电等产业绿色、减量、提质发展。对基础较好的智能装备、新能源及网联汽车产业,重点突破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强化协作配套能力,推动规模和质量提升。


辽宁省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储能等未来产业。


吉林省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开工建设一汽奥迪新能源汽车项目。支持辽源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石化产业要向“减油增化”“精细化工”转型,推动产品由“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变。争取开工建设吉化80万吨乙烯项目。用好俄气俄油资源,谋划实施长岭天然气化工产业园等项目。


支持吉林油田稳定发展。推进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打造国家级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开发建设白城、松原两个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区,抓好松原长青等12个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风电、光伏制氢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地,形成产业集群。新建吉林省能源大数据智慧中心,抓好长春、吉林城市智能体建设。


黑龙江探索建立电力、精密制造、农机等装备领域工业大数据应用和网络化协同生产模式。积极争取建设陆相页岩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发电设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陕西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建设15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80万吨乙烷裂解制乙烯等项目,支持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工程。支持陕北建设能源化工物流园区依法依规推进小水电退出,积极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有序推进关中、陕北电力产业优化布局,支持榆林建设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宁夏做大做强清洁能源产业。特别要推动宁东基地与吴忠太阳山一体化发展,加快现代煤化工向下游精细化工延伸,争创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内蒙古推进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发展。做优做强现代能源经济,推进新能源需求侧改革,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发展氢能经济,建设鄂尔多斯、乌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优化能源化工产业布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非煤产业、非资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甘肃省推动兰州石化乙烯、金川公司氯碱化工下游高端产品研发生产,推进庆阳石化减油增化转型升级,支持玉门油田发展清洁能源制氢。壮大天水电工电气、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基地规模,增强酒泉、武威、定西等新能源和农机装备产业基地实力,提升冶金与化工、新材料等其他行业的耦合度。加快陇东能源基地煤电化一体开发。推进平凉智能光电产业园建设。


青海省支持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筹建先进储能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巩固提升油气化工、金属冶炼等优势产业。鼓励电解铝、钢铁、铁合金等耗能行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推动“疆煤入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稳步发展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电力、硅基、有色金属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快推进“三基地一通道”建设,推进硅、铝、铜、镁等基础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重点优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加工利用。推进碳基能源资源化学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在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产业,发展绿色建筑,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进一步深化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氢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重庆市扩大长安、金康、吉利等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高标准建设车联网先导区,持续提升整车品牌价值。


四川省围绕成渝地区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强配套协作,辐射带动成德绵眉乐雅广西攀、成遂南达、攀乐宜泸三大经济带加快发展。聚焦先进核能等优势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启动建设电磁驱动聚变原型装置、西部光源系列装置。聚焦能源化工等支柱产业,围绕重大领域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工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推动机械、轻工、有色、建筑等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


西藏协同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藏医药研究中心、林芝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数字产业、边贸物流产业。加快建材、铜锂矿、天然饮用水、皮革毛纺加工等绿色工业发展,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十四五”期间,河北省提出放大冬奥效应,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山东省提出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徽省提出建设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新能源等领域打造增长引擎。河南省构建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产业链,形成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陕西省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甘肃省以新能源等为重点,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百亿级园区。


来源:电网头条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